1995年度总述
互联网在科研领域孕育,最终却将在商业领域大显身手。美国以其对互联网信息新经济的敏感,于1993年9月宣布实施一项新的高科技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旨在以Internet(因特网)为雏形,兴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促进美国信息经济领先发展。而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一年之后,全国基础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这为商业化探索铺下基础。
1995年8月,在国家层面,为支撑全国经济信息互通的金桥工程前期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在24省市开通基于卫星链路的联网,且与国际网络实现互联。虽然互联网早期主要由科技工作者或者专门从业人员使用,但随着基础网络的覆盖扩大,尤其是从1995年的电信日起,国家邮电部正式向社会开放互联网接入业务,中国互联网离普通老百姓越来越近。一方面,电信企业需要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而通过电信业改革能够更加激发企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商业企业也开始跃跃欲试,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开始出现,一批富有创业激情的年轻人也开始憧憬着未来能在互联网产业的大潮中一展身手。如瀛海威等企业开始为企业以及有条件的个人开通互联网接入服务,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这一全新经济领域。
8月中科院“百所联网工程”启动
第一次电信改革取得关键推进
5月17日电信日开放公众上网业务
5月张树新创立瀛海威
8月8日水木清华BBS站点成立
4月10日“朱令案”首次实现互联网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