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20世纪80年代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很多关键性、基础性标准都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如DNS、TCP/IP协议、WWW万维网等。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努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
尽管中国到1994年才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接入,但是,中国对互联网的实际应用其实并不晚。在80年代初,中国民间学术机构就通过位于香港和北京的国际在线信息检索终端,借助租用的卫星线路,实现相关的信息检索。此外,一些学者也开始尝试较为新型的信息传输方式——电子邮件。
与此同时,国内科学家也开始了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探索和实践。1990年11月,王运丰教授在维纳•措恩(Werner Zorn)教授的帮助下,完成了中国顶级域名.CN的注册。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参加INET'92会议期间,钱华林研究员第一次向负责NSFNET的美国国家基金会官员提出要求将中国的网络全功能接入NSFNET,并于1993年9月在美国旧金山的INET'93会议期间,在CCIRN(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Intercontinental Research Networking)会议上向国际互联网社群提出中国接入Internet的问题,获得支持与认可。在多方的努力下,中国打开了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