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9月,广西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工作要求,根据中央网信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工作部署,充分利用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驳斥谣言,澄明真相,积极维护法治有序、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一、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推动辟谣机制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9月22日,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深刻阐明建立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的重要意义。为全面部署推进广西辟谣机制落地落实,广西网信办组织教育、人社、公安等部门和区内重点新闻网站、部分商业网站参加会议,并会后及时将会议精神向自治区党委、政府进行了书面汇报。9月27日,召开全区工作会议,向全区网信系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指导属地各市网信办开展辟谣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辨别谣言的能力
积极开展举报辟谣进学校,参与网络安全周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辨别谣言的能力,特别是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让群众参与到网络辟谣工作中:2023年7月,赴隆林民族小学开展“清朗护苗”举报辟谣进小学活动,通过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辟谣”小课堂,提高孩子和家长们对各类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在开学之际,向全区1039所学校发放近50万份举报倡议书,引导孩子和家长“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9月11日至17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展板,搭建网页专题,播放举报辟谣宣传片等方式,积极参加国家网络安全周宣传活动,举报辟谣宣传效果不断提升。
三、提高谣言发现力,加强谣言澄清力
不断提高发现网络谣言的能力,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发布辟谣信息,及时澄清事实真相。第二季度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共发布文章1978篇,其中广西辟谣作品18篇,包括《网传“玉林有人被骗去缅甸”“贵港三名小孩被偷”?谣言!》《缅甸语专业录取通知书系P图!高校:已报警》《离谱!广西消防换名称了?假的!》《网传南宁市青秀区有一群少年开共享电动车多次碾压一位倒地少年为不实消息!》等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谣言。共制作《2022年6月辟谣榜》《2023年第二季度辟谣榜》《2023年7月辟谣榜》及《2023年8月辟谣榜》四期原创辟谣榜单,提高了公众对谣言的辨别能力,增强了公众对谣言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四、开设辟谣专区,开展专项辟谣
按照上级部署在成都大运会辟谣专区、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时,开设涉成都大运会辟谣专区、涉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辟谣专区集中发布涉成都大运会和涉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辟谣内容,全力做好赛事保障工作,压缩谣言空间,引导网民文明上网,为国际赛事的举办营造良好网络氛围。
下一步,广西网信部门将继续加大网络生态治理力度,依法打击网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遏制谣言传播、净化网络空间。欢迎广大网民提供谣言线索,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